鄭振鐸:歸綏的四“召”
這次是直接掛車到綏遠的,中途并不停頓。所要游覽的雞鳴山及居庸關,都只好待之歸來的時候了。8日8時許由清華園開車。9日10時10分到綏遠省城。沿途無可述者。唯經過白塔車站時,可望見白塔巍然屹立。此塔為遼金時所建,中藏《華嚴經》萬卷,清初尚可登覽。張鵬翩《漠北日記》云:“七級,高二十丈,蓮花為臺砌,人物斗拱,較天寧寺塔更巍然。內藏篆書《華嚴經》萬卷,拾級而上,可以登頂。嵌金世宗時閱經人姓名,俱漢字?!苯駝t塔已頹敗,不可登?!度A嚴經》殆也已散失,無存的了。
正午,到城南古豐軒吃飯,聞此軒已歷時二百余年;有烙甜餡餅的大鐵鍋,重至八百余斤。下午,將行裝搬下車,到綏遠公醫(yī)院暫住。傅作義氏來談得很久,他就住在鄰宅。
10日,上午8時,乘汽車到城內各召游覽。
錫拉圖召(一作舍利圖召)在城南,為綏遠城內最整潔的一廟。聽說,財產最多,尚可養(yǎng)活不少喇嘛,故不現(xiàn)出頹敗的樣子。還有一座廟,在召河附近,是這里的大喇嘛夏天的避暑所在。此召,寺額名延壽寺。大殿分前后二部。前部完全是西藏式的“經堂”,為喇嘛們學經的地方,柱八,皆方形,朱紅色,又有圍樓。堂的正中,有大座椅,是活佛講經處。今日尚有破碎的哈達不少方拋在那里。三壁都畫著壁畫,除特殊的藏佛數像外,余皆和內地的壁畫不殊,大體皆畫釋迦佛的生平。
后部是“佛堂”,供著五尊佛,三壁都是藏經的高柜。
殿后,有樓,似為從前藏經的地方。但現(xiàn)在是空著,正中供觀音,東邊供關羽。
我問看廟的人說,這廟什么時候造的?說是明朝。
我也很疑心是明代的古廟?!敖浱谩钡囊徊繀s是后來添造的,它和后半部的建筑是那樣的不調和。
我第一次見到這種式樣的漢藏合璧的建筑。
10時,到小召,即崇福寺,蒙名巴甲召,“巴甲”就是“小”的意思,規(guī)模很宏偉,并不小。清圣祖西征時,曾駐蹕在此“召”,今有紀功碑在著。
碑云:城南舊有古剎,喇嘛拖音葺而新之,奏請寺額,因賜名崇福寺?!敖浱谩奔胺鸬畹慕Y構,和錫拉圖召相同。此“召”原由古剎改造,可證實我的“經堂”為后來新增的一說。
經堂的柱,圓形,亦作朱紅色,亦有樓圍繞之。
寺甚頹敗。蓋布施日少,喇嘛不能生活,都去而他之。
寺內藏有圣祖的甲胄一副,也是他西征時留置在寺里的。
寺門口有小學校一所,額懸“歸綏縣第二代用小學?!?,書聲朗朗。
我們進去參觀,教師不在校,學生數十人,所讀皆《百家姓》、《三字經》《四書》《左傳》等老書。但墻上貼著他們的窗課,除了五七言詩之外,大體都是應用的文字,像“家書”、“合同”等等。這當是很有用處的練習。這些“私塾”,其作用大約全在于此。正是應了小市民的這個需要而存在著的。
次到五塔召,即慈燈寺,在小召東南,頹敗更甚。管召者為鴉片癮極大的人,慢吞吞走來開門。大殿無甚可觀。一般人所要參觀的,都是那所謂五塔的。塔基,圍十丈。上有五塔,皆建以煉磚,花紋雕刻極纖美。我們由黑漆漆的洞中,走了上去??赏姾蠼值钠娇道?。磚上尚附有金彩,但大部分則均已剝落。寺建于雍正五年(1727),故亦名“新寺”。
次到大召,額題“古無量寺”,周圍占地四畝余,門口又懸“九邊第一泉”額。泉在寺前百余步,今名玉泉井。寺的收入極少,故將前殿租給了商販,辟作共和市場。大類北平的隆福寺、蘇州的玄妙觀。
大殿里的菩薩立像,都是細腰的,甚類大同的遼代之作,但身材太直、太板,沒有下華嚴寺的菩薩像美麗,其制作或在元明間吧。
這所廟宇,“經堂”和佛殿的不融合的痕跡,分得最清楚,“經堂”極顯明的,可見出其為后建的。佛殿的前檐,有一半是成了“經堂”的屋頂,被擠塞在那里,怪不調和的。后面的樓閣,也出租于商人們。一燈熒然,有人正在那里吃鴉片煙。
這時,已經12時多了,趕快的上了汽車,赴閻偉氏的召宴。
下午3時,到民政廳,觀西太后出生處。今有亭,名懿覽。四國花木甚多,較政府為勝。
次到第一師范。觀公主府,府雖改為學校,遺物及匾額有存者??滴鯇懙模小办o宜堂”一額;公主自寫的,有“靜定長春”一額。西邊有一小屋,中尚存公主的神牌,上書“公主千歲千千歲”,及佛幡、佛經等。聞佛經即為公主生時所誦念的。公主為圣祖的姑母,康熙間,下嫁給額駙策倫敦篤。土人稱她為黑蚌公主,關于她的傳說很多。她的后人尚多,到現(xiàn)在,每年還派人來祭供一次。
歸時,燈火已零星的閃耀著。
睡得很早,明天一早,便要動身到百靈廟。
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