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載道 以文化人
——記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蚌埠實驗中學校長周奎
人物小傳:周奎,男,1968年出生于安徽蚌埠,民進會員,現(xiàn)為蚌埠高新教育集團總校副校長,實驗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中語會常務理事。先后獲得安徽省“優(yōu)秀教師”、 安徽省“教壇新星”、市“學科帶頭人”、市“教壇新星”、市“優(yōu)秀班主任”、市“先進生產(chǎn)者”、全國中語會授予“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等榮譽稱號,并被評為?!笆紫處煛薄V鞒謬壹?、省級課題各一項(組長,已結題),有多篇論文獲國家級一、二等獎?!笆ヌ毡比珖Z文教學大賽二等獎,安徽省語文教學大賽二等獎,四次市優(yōu)質課一等獎。
陽春三月的一個早晨,我如約來到蚌埠實驗中學,一片翠竹掩映中在行政樓二樓校長室,周奎校長已早早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我落座的當口,一杯熱茶已端至我的面前。雖然只是幾分鐘簡短的寒暄,正式的采訪還沒有開始,但他已給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從談吐間可以感覺出他行事的果斷與睿智,舉止中透著溫文儒雅,時不時拋出的妙語,又讓人倍感親切。特別是聊到他鐘情的教育事業(yè),臉上始終洋溢著不一樣的幸福。
文科少年,追夢文學
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令周奎回想起來仍興奮難抑的年代。當時的中國人沒錢買電視、看電影,于是就看小說。文學重回“五四”起跑線,人們的文學激情得到了全面的解放。那時的周奎正上高中偏愛文科,回顧早年的閱讀經(jīng)歷,文學對他的影響是至深的。從經(jīng)典名著到深奧哲學,從寫實文學到虛幻武俠,從外國文豪到中國名家,從顧城到金庸,少年時期的周奎也像今天的“追星”族一樣深深崇拜著自己的偶像,只不過他們不是歌手明星而是影響了一代人的文學作家們。
1987年夏,19歲的周奎考取阜陽師范學院中文專業(yè)。當時的校區(qū)遠離鬧市,中文系的課程也不是很緊,他的大學時光基本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八十年代后期,尋根小說、新寫實小說興起,文學就像一道光,指引著他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么豐富多么廣闊。
畢業(yè)后,周奎如愿成為一名光榮的語文教師,他可以在講臺上繼續(xù)傳承他的文學夢想。當年阜陽潁河岸畔的經(jīng)典吟誦轉為了今日課堂上的揮灑自如。
文道統(tǒng)一,春風化雨
高中時代的周奎,非常敬佩兩位老師,一位是年輕的師范剛畢業(yè)的地理老師,常常會帶著學生晚上登上淮河大壩用望遠鏡看星星,真正直觀的去認識了解世界;另一位是滿腹經(jīng)綸的歷史老師,他充滿激情的講課方式絲毫不遜于今天“百家講壇”上的專家教授。這兩位老師從某種程度上,對后來周奎教育理念和教學風格的形成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周奎的語文課可以用任性來概括,因為他上課從不帶課本和教輔書,多數(shù)時候他就像一個導演,只起引導的作用,真正的話語權都在學生手里,讓學生在思辨中內化為自己的理解。如果按常規(guī)的眼光來審視,他似乎是“誤人子弟”,但是他的語文課卻是最受歡迎的科目其所帶班級語文統(tǒng)考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對于語文教學,周奎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他認為應該少一些枯燥的字詞抄寫,段落劃分,中心提煉,教學不等于站在講臺上上課,不能簡單的將參考書或是教輔書的解釋轉述給學生,因為那只代表編者的思想并不能生成學生自己的理解。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凡是學生自學能解決的問題就不占用課堂時間再去討論,語文教育是發(fā)展學生心靈的學科,要注意把思想教育滲透于語言文字的教學之中。在師生平等對話的互動中,將課程目標與培養(yǎng)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xiàn)“文道統(tǒng)一”,潤物無聲,春風化雨般的教學目的。
古往今來,凡是那些流芳百世、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名篇,無不以美的內涵和形式激濁揚清、陶冶情操;凡是那些受人尊敬、廣為贊譽的名家大師,無不以精湛的藝術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為人師表、昭示后人。所以,周奎的語文作業(yè)也是別出心裁設置了不同的欄目:“雅詞活用”、“日積月累”、“他山之石”、“周末回眸”,尤其是名家名段規(guī)定是熟讀背誦并且要求延伸閱讀,讓學生在經(jīng)典誦讀間發(fā)現(xiàn)漢字之美,樹根立魂,還民族語言之光彩。
正是這種長期課后精心準備的積淀,加之對先進教育理念和名師教學錄像的揣摩,周奎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揮灑自如,無書上課的教學風格。參加各種類型的優(yōu)質課競賽,主辦方提供的任何語篇,周奎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構思出教學設計。周奎的教案都是簡案,因為他認為學生課堂互動中撞擊出的思想火花是無法提前設計的,而那才是一堂課最出彩的地方。周奎參加了四次蚌埠市的語文優(yōu)質課評選均為一等獎,以至于后來同場競賽的老師們笑稱:“我們都是來爭第二的!”
制度治人,文化治心
蚌埠實驗中學從2000年最初建校時的16個老師,200多個學生,到現(xiàn)如今的120個老師,2000多個學生。短短的十幾年,蚌埠實驗中學在一片荒蕪中頑強生長,尤其是近幾年,一批批青年骨干教師脫穎而出,多名教師在全國、省、市級課堂教學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自2006年起連續(xù)六年中考錄取率全市第一,其中省示范高中錄取率全市第一,七門單課成績平均分全市第一,并不斷刷新全市中考體育加試、理化實驗考試的新記錄,西安交大少年班選拔考試連續(xù)四年全市第一······這一項項榮譽的背后,不禁讓我們發(fā)問是什么讓蚌埠實驗中學發(fā)展如此之快?
溫家寶曾說:“一個好老師,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個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用這樣的幾何效應形容實驗中學并不為過。周奎認為校長不能陷入事務的漩渦,也不能用官腔官調的行政命令來領導。他指出,一個好校長必先是一個好教師。因此,他本人始終兼教一門語文課,并有多年作班主任工作的經(jīng)驗。 他帶動和組織語文教研組老師搞調查,做記錄,主持國家級課題《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子課題的研究,省級課題《古典詩詞對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影響與評價》已順利結題。
對于班級的管理周奎并非常見的保姆式的看管教育,而是注重日常的班級文化和養(yǎng)成教育文化建設。初中生處于意識形態(tài)形成的關鍵期,學校和教師對學生文化生活不能漠然視之,要精心引導他們往高處追求,引導學生學習先進文化。制度是底線是原則,但需要以人為本,依靠文化教育日漸深植人心的理念才會轉化為自覺行為。
數(shù)年前,周奎班上有位綜合成績排名年級倒數(shù)第二的男生,在小學六年級時就帶刀打架,是個名聲在外的“難纏戶”,才開學沒多久就撒謊請假不上課。周奎了解到事情原委以后沒有放棄他,而是注意觀察并發(fā)現(xiàn)該男生十分熱心班級事務,集體榮譽感很強,雖然成績不好但人緣很好,就安排其擔任生活委員。以后凡是該男生為班級做了任何事,周奎都會適時給予中肯的表揚鼓勵,通過循循善誘,讓其領悟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用。男生再也不好意思擾亂班紀,這種平等寬容民主的做法使得班內形成了一種和諧樂觀向上的文化氛圍。該男生后來也慢慢轉變了學習態(tài)度,中考升入蚌埠一中,高考順利考入一所省屬重點大學。
關于教師管理。他認為,要辦好一所學校,沒有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是不行的。作為學校領導,應該關心愛護教師,營造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優(yōu)良環(huán)境。在實驗中學,新教師入校會有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業(yè)務培訓,學校安排教學能力強的成熟型教師與新教師結對,雙方互聽課評課,幫助新教師取長補短迅速成長。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學校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激勵機制。每兩年一次,教師可按等級依次申請“教學能手”、“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首席教師”,整個評選過程嚴格操作,分上課和答辯環(huán)節(jié),評委則是請市教科所的調研員擔任。只要有老師參加校外的優(yōu)質課評選,學校會成立后援團,反復聽課評課查漏補缺,通過集體的智慧幫助個人不斷提高。曾經(jīng)實驗中學所在的高新區(qū)教育局評選“教壇新星”,結果入選的13人中,有12人都來自實驗中學。這種團隊文化、精品文化在實驗中學早已生根發(fā)芽,并在不斷成長壯大。
春風拂過,窗外樹枝上的嫩芽露出點點新綠,縷縷和煦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周奎的辦公桌上,我瞥見上面放著一疊當日打印出的材料《實驗中學第九屆科技文化節(jié)活動一覽表》,“科技追夢 文化修身”、“漢字聽寫大賽”、“文明禮儀知識競賽”……
這就是周奎,一位文化教育征程中不懈努力的跋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