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歲月的兩端
安娥上世紀二十年代住過大連黑石礁的紅星村,早年那里是漁村,當年,安娥才二十出頭,做為中國最早的革命家,她跟隨丈夫共產黨員鄧鶴皋來到大連。她住在農民家里,把自己化裝成農婦,秘密地開展地下工作。想象不出,當年像電影明星一樣的年輕貌美的安娥,如何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農婦?那時候安娥還沒有遇到田漢,雖然天天在海邊枕著濤聲入睡,并沒有想到,以后會成為有名的作家,更沒有想到,有一天,黑石礁的小漁村會給了她創(chuàng)作靈感,成就她享譽世界的《漁光曲》。
現在位于黑石礁與楊樹溝之間的東財大正門處,原來是一個細長還有些平坦的深溝,溝里住著好幾戶人家,房前屋后都是菜地。深溝里原來貼著山腳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河的水是從北面的山上流下的山泉水,從北往南通一直往黑石礁海邊流去,旅順南路在此地段修有有一座土橋,土橋的兩側下面經常有人在那里洗衣服。這條小河在填進深溝時已經一起填埋不見了,橋也不需要要拆除了,一并與填平的溝達成了和解,修上了又完又亮的大馬路,溝里住著的人家早已不知去往何處,他們肯定找到了更好的去處。
以前不遠處的山坡上有奶牛廠,奶牛場往北是成片的山林。坐車往旅順去時,從黑石礁西行的坡路拐上來,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山坡上的奶牛場,奶牛場好大,占了整個山坡,那些奶牛大小不一胖瘦不等地散落在山坡上,身上都是黑白斑點花紋的混搭,有動有靜,遠遠看去,像一幅幅不時變幻的動畫,美麗靈動,恬靜自然。
山溝大約是八十年代后期開始填平的,填平后新起的地面竟然與奶牛廠所在的山坡上劃上了等線,就是現在的東財大正門處的博雅樓附近。遠遠望去,倒是一點也看不出那里曾經橫倒豎歪地躺過溫柔花奶牛的痕跡,那些牛奶的味道也早已隨風吹散,不知去向。
從黑石礁到凌水橋以前就是大學云集的地方,就好比現今的大學城,當年就有七八所之多,有一些后來發(fā)展成了國內外有影響的名校。近幾年加速“升級換代”以后,這些院校不僅變了名稱,規(guī)模也與當年不能同日而語了,這些地方的生態(tài),開始以學院為中心進行了擴展。如此,這些地方,就多了學院氣,多了文氣。
安娥在黑石礁一帶住了一年多,就離開新婚不久的丈夫,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那時候的安娥一定心不不舍,不過,加入黨組織的安娥早已把個人情感收納起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革命事業(yè)中。安娥做為一個女性革命者,她被理想主義的信念支撐著,那時候心中懷有更大更高的目標,小我的命運與家國的命運在心中的份量輕重自然明了。
據史料記載,送行的人中有周恩來,可見當年她的份量。她走后不久,她的丈夫就被叛徒出賣抓起來了,后來,安娥聽說丈夫死在獄中。從莫斯科中山大學回來后,安娥直接去了上海,后來,她開始寫作,并遇到了改變人生的田漢,也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作品,除了獲得國際電影節(jié)大獎的《漁光曲外》,還有《賣報歌》等著名的歌曲。
不過,安娥后來才知道,她的丈夫并沒有死,十年后,經過組織的營救從監(jiān)獄里出來了,而此時,安娥已經另有歸屬,命運總是這樣殘酷。
安娥到大連的時候,正是日本殖民地時期,她選擇黑石礁居住其實還是非常有風險的,因為當年的黑石礁雖然是小漁村,但是緊挨著黑石礁的星個浦,卻是有名的高尚住宅區(qū),那里到處都是豪華別墅,住的都是有錢人,連有名的連鎖酒店大和旅館都在那里落腳?,F在想想,她只在那里住了一年,如果長期住下去,難保她不會有危險。
五十年代初,安娥重回大連,她到當時的大連機車廠體驗生活,并完成了一系列反映蘇聯專家和大機車工人事跡的小說和報告文學等作品,其中以大機車人薛吉瑞事跡為原型的長篇報告文學《一個勞動英雄的成長》由勞動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成為新中國第一部描寫當代工人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據記載,安娥最后一次離開大連是一九五二年,那時他出版了好幾部關于大連工業(yè)的小說等作品。
我喜歡黑石礁,每次到黑石礁,我都不由地會想起安娥。五十年代她回大連的時候,一定會回到過黑石礁的紅星村,她也一定會坐著那咣當咣當的電車到黑石礁,因為從大機車所在的興工街到黑石礁,有直達的電車,據說,她在大機車當了六七個月的文化教員,她那么喜歡大海,她沒有理由不到黑石礁,那時候的她會不會站在海邊,踩著遍布海邊的礁石,撿起那些失落三十多年的記憶碎片?
黑石礁的黑色礁石已經越來越少了,五十年代,黑石礁海邊的水產養(yǎng)殖廠為了海帶等生產需要,曾經炸掉了許多礁石。而風景美麗的凌水橋海邊,也已經填海筑壩,找不到半點舊日的模樣,這里的海岸線重新規(guī)劃,早已沒有了漲潮和退潮的自然景象,人工的干擾改變了岸線。好在黑石礁與凌水橋相連的山腳下,還有一大片的自然灘涂,經常有好多學生在那里游玩,他們都是二十左右,是附近海洋大學的學生。
不遠處的海中央架起了一座橋梁,那是為了打通旅順南路到市內的新路,以后,我們再往旅順南路去時,不必要走黑石礁的車站附近,現在那里成了熱鬧的焦點,高峰時經常被堵得水泄不通。安娥一定想不到,當年的小漁村,早已經被城市化的洪流沖刷得了無蹤跡,城郊分隔的界石也早已不知去向。
海浪輕輕地拍打著沙灘和礁石,輕柔的濤聲讓人心醉。一個女孩子走到海邊的一塊礁石上,向著遠方長時間地看著,像是看遠處的大橋,又像是看遠處的天空和大海,她白色的風衣在風中微微飄動。
我又想起安娥,當年,也是這樣的年齡,也是這樣的海邊,同樣的二十歲的花樣年華,他們站在歲月的兩端,向著一樣的遠方,就這樣打量著,打量著……
作者簡介:鶴蜚,本名孫學麗,民進會員,民進大連市委副主委,大連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理事,曾獲《中國作家》第四屆劍門關文學獎、中宣部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主題重點出版物獎、大連市政府金蘋果優(yōu)秀散文獎和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大連市年度有影響的人物獎和有影響的作品獎等多個獎項,主要作品有,長篇報告文學《大機車》,長篇小說《他時光》,小說集《土豆在飛翔》,散文集《光影絢爛的深處》《融入生命的味道》《愛上巴西利亞》等我部,現為大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