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余光中先生給一位盲人中學生的題詞
余光中先生與肖毅
今日陰雨中,得知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駕鶴西歸,享年八十九歲。余光中先生1928年出生在南京,在南京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小學就讀南京秣陵路小學(原崔八巷小學),中學進入南京五中(原南京青年會中學)學習,中學畢業(yè)后在金陵大學外語系攻讀英語,后來轉入廈門大學。1950年從香港去了臺灣。1972年余光中先生思鄉(xiāng)情濃,多年的家鄉(xiāng)情結在短暫的二十分鐘內激蕩如潮,寫完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鄉(xiāng)愁》。
從1992年起,余光中先生先后二十多次回大陸探訪,多次到過南京訪問。2008年余先生堅持回到大陸慶賀八十壽辰,在南京他曾到母校---南京市秣陵路小學(原崔八巷小學),“余光中班”23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個生日蛋糕,他和孩子們親切交談,愉快地度過了生日聚會。離別時,他含淚和孩子們齊聲朗誦《鄉(xiāng)愁》,依依不舍地離開母校。
憶往事,余先生和我市盲校學生肖毅的交往不由得涌現眼前。肖毅出生于1982年,十歲因患視神經萎縮,求醫(yī)無效而失去光明。他母親為他撐起一片愛的晴空,媽媽給他頌讀兒童文學作品和文學名著,最終他愛好詩歌,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了上百首詩歌。他閱讀和聆聽過無數余光中先生的詩作,他被余先生的著作感染,并深深愛好余先生的詩。尊敬、崇拜、想念余光中先生的心情,終于驅使肖毅寫了一首詩:
“沒有記憶的海洋”
---寫給余光中老人
沒有卡夫卡忘卻布拉格的寂寞,
從臺灣到大陸,從香港到外國,
與鯤鵬同樣多的漂泊。
記憶的原野上,
除了故鄉(xiāng)草長鶯飛到駁雜,
更有那越來越濃的鄉(xiāng)愁。
海洋式的品質,
再深的地方也有生命的痕跡,
再遠的地方也有日月的光芒。
所以我說,
那人是沒有記憶的海洋,
又何況從來如此。
十七歲的肖毅寫完這首詩后,小心地將詩裝進信封,寄給在臺灣的余光中先生。古稀老人余光中收到肖毅的詩后,深深被一個盲人中學生的激情所打動,他親筆給肖毅留下了“實境何如意境,心明遠勝目明”的題詞,他于2001年11月初在南京見到了肖毅。余老的題詞和言語鼓舞著肖毅頑強地生活,激勵著肖毅的詩歌創(chuàng)作,肖毅在多方面的支持下于2002年出版自己的詩集《我聽見花開的聲音》。
光陰似箭,時間飛逝,老人作古,少年立業(yè)。十多年前,一位詩人,一位老者,一位名人寄希望于一位盲人,一位中學生,一位詩歌習作者,這件事深深地感染我,永遠埋在我心底,仍歷歷在目,至今難忘!“鄉(xiāng)愁”濃濃,鄉(xiāng)音裊裊,鄉(xiāng)情悠悠,鄉(xiāng)親久久!
余光中先生離世了,愿他一路走好!
?。ㄗ髡呦得襁M南京市委會原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