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家周煦良
前些時候自告奮勇,攬下了民進市委會編寫的《民進八十年·上海卷》的審讀任務。從民進創(chuàng)建,到民進上海市分會成立,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名字頻頻出現(xiàn),那就是——周煦良。從1949年民進上海市分會第一屆候補理事,到第二、三屆理事會理事,再到第四至第八屆市委會副主委,周煦良先生始終是民進上海組織的重要領導人,他還擔任過上海市政協(xié)副秘書長、上海政協(xié)常委、全國政協(xié)委員。詩人卞之琳評價周煦良“基本是書生,卻有活動能耐,一貫以行動支持社會、國家進步、正義大業(yè)”。
周煦良是少有的文理科雙修、中外文俱佳的“通才”。他先在光華大學讀化學系,后去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和文學,獲文科碩士學位回國。人們熟知的他的身份是教授、翻譯家,然而有一重身份如今似乎已經(jīng)被人淡忘,也難怪,畢竟周煦良故去已經(jīng)超過四十年了。搜索一下網(wǎng)絡信息,不難知曉周煦良的父親是中國“郵票大王”周今覺,也許讀者可以猜到周煦良那被人淡忘的身份應該與集郵搭界,而且想當然地會認為他是由父親引入郵海的。正確答案告訴您:恰好相反。周煦良不喜歡別人說他是“郵票大王”的兒子,回憶往事時他曾說:“他(周今覺)很富,我很窮?!痹谒x中學時,和一位中國科學社的職員住在一起,那位職員經(jīng)常收到國外寄來的雜志,封皮上貼著各式各樣的外國郵票,周煦良就把郵票收集起來,貼在一個小本子上。有一回,煦良的異母弟弟煒良生病,煦良就拿出這一小本郵票給弟弟玩。父親周今覺看到了,也從外面買了郵票給煒良。沒想到,周今覺就此對集郵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靠著他過人的財力、魄力和眼力,短時間內(nèi)便加冕“郵票大王”。而弟弟煒良日后也成為大龍郵票的收藏、研究專家。周煦良無意間為中國集郵界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外甥、外孫也都走上了集郵道路,那么他就是這個集郵世家中的第一個“嘗鮮者”。
周煦良的經(jīng)濟實力比不上父親,所以他的收藏路徑、范圍和父親是不同的。他的主攻方向是中國明信片和解放區(qū)郵票。八十年代初,我曾經(jīng)在展覽中心舉辦的一次大型郵展中拜觀過周煦良的“中國明信片”郵集,只是那時剛剛入門,重票(郵票)不重封片(實寄封和明信片),所以對周老藏品的精妙之處難窺堂奧,如今是再也沒有這等眼福了!
周煦良不僅是一位集郵家,也是一位郵學家,他的郵學研究文字也很精湛,可惜他的七卷本文集中,散文只有區(qū)區(qū)一卷,收文大多是翻譯理論和技巧的論文、序跋、文壇回憶、詩歌,冷門的集郵文字付之闕如。想想明年連《中國集郵報》都??耍愃啤吨莒懔技]文存》這樣的滯銷書,也就不敢妄想了。周煦良早在五十年代就將兩千五百余冊外文郵刊捐贈給上海文管會(估計應該是其父的舊藏)。后來他還將一枚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印制的明信片(正面是八國聯(lián)軍總司令瓦德西的彩色照片,收件人是清代郵票設計者費拉爾)、一本貼了百余張民國時期形形色色的彩票的冊子這兩件稀見藏品,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可以說,他的收藏,具有歷史學家的獨到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