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聚力 開拓創(chuàng)新 “同心·春暖”建品牌 社會服務顯實效
民進昆明市委會歷來高度重視社會服務工作,始終把社會服務工作作為履行參政黨職能和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來抓。通過多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以“同心思想”為引領,以“同心?春暖——支教助學行動”、“同心?春暖——扶貧幫困行動”、“同心?春暖——文化下鄉(xiāng)服務”等三個項目為社會服務工作重點,以民進昆明市委會社會服務實踐基地建設為平臺的工作模式。
一、集智聚力,認真組織開展“同心?春暖——支教助學行動”,推進農村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近五年來,組織會員中的教學名師到農村中小學送課支教20余次,培訓教師400多人次,會員中的5名特級教師上示范課60多課時,兩位昆明市“名師工作室”的名師會員還帶領20余位教師參與“同心?支教行動”,擴大了民進同心品牌的影響力。
同時,在每年國際“六?一”兒童節(jié)到來之際,到農村、山區(qū)中小學開展慰問貧困學生和農民工子女活動,近年來共捐贈了4000余冊圖書和價值3萬余元的學習教學用具。協調聯系社會愛心人士捐款30萬元,幫助一所希望小學建起了一座圖書室和綜合樓。認真組織開展民進昆明市委會“名師進民?!被顒?,依托于昆明民進名師講師團,不定期到昆明市的部分民辦中小學校開展“與名師面對面”教學交流活動。
二、匯聚會員愛心,積極組織實施“同心?春暖——扶貧幫困行動”,為和諧社會構建奉獻力量
近年共捐助了50余萬元資金用于邊遠貧困山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促進當地民生的改善。特別是在近年所發(fā)生的重大災害面前,民進昆明市委會始終與黨同心同行,全力參與抗災救災工作。如,在2011年云南特大旱災時,舉辦了“抗旱救災,我們在行動——民進市委會書畫義賣活動”,組織參加義賣活動的會內外書畫家近50位,書畫作品100余幅,當場籌集20余萬元捐贈給受災較重的地區(qū)。協調聯系一些會員企業(yè)籌資15萬元,幫助受災農戶建設30多個水窖。2014年積極響應民進云南省委的號召,昆明民進會員向魯甸地震災區(qū)捐款57萬元。從2010年初至今,民進市委會直接向災區(qū)捐款物達到100余萬元,以實際行動來展示民進會員的愛心,擴大了“同心?春暖”品牌的影響面,提高廣大會員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度,形成合力,增強社會服務實效。
三、發(fā)揮優(yōu)勢,盡力而為做好“同心?春暖——文化下鄉(xiāng)服務”,助力社會文化建設
如:通過選派會員中的舞蹈教師到農村鄉(xiāng)鎮(zhèn)培訓教授群眾廣場舞蹈,與當地鄉(xiāng)鎮(zhèn)政府進行群眾文化幫扶共建,提高新農村文化建設水平。同時,每年還在世界讀書日活動之際,舉辦“公益文化進社區(qū)”活動,深入社區(qū)開展文化講座,并持續(xù)向社區(qū)捐贈各類書籍達6000余冊。積極發(fā)揮昆明民進書畫院的藝術優(yōu)勢,組織書畫藝術家下鄉(xiāng)寫生創(chuàng)作,如,創(chuàng)作了謳歌滇池治理成效的書畫作品,并舉辦了“滇池之韻”主題書畫展等。
全市各基層組織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拓展社會服務工作的形式。如:五華基層委員會與豐寧街道辦事處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書,積極探索民主黨派發(fā)揮自身資源優(yōu)勢與社區(qū)聯手共建的機制。民進老會員通過開展流動博物館進校園、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等形式,積極向社會各界宣傳昆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蘊。
四、社會服務工作的經驗體會
1、以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重點,調動廣大會員積極參與。如,民進昆明市委會向全市會員們發(fā)出“我為滇池種棵樹”的倡議書,號召每位會員都為治理滇池積極捐款,獻上一份關注和責任,會員們的捐款用于在滇池東大河流域種出了一片“共濟林”,以綿薄之力來影響和感召更多的人投入到治理滇池的隊伍中。今年,積極響應民進中央開展的“書香彩虹”公益活動,全體會員踴躍參與到“微公益”活動中,共捐贈圖書3500余余冊。
2、以建立長期掛鉤服務工作機制為抓手,力促服務成效的最大化。我會已將昆明盤龍區(qū)滇源街道辦事處和石林縣西街口鎮(zhèn)作為“同心社會服務實踐基地”。在市委統戰(zhàn)部的幫助下,不但選派機關干部到鎮(zhèn)上掛職鍛煉,同時從助學支教、捐贈幫扶、智力支持等形式集中資源給予幫助,產生了較好成效,如對滇源三轉彎村通過幫扶建設優(yōu)質核桃生產基地,切實使貧困山區(qū)農民群眾長期受益。
3、以發(fā)揮會員廣泛聯系會外力量的作用為切入點,匯聚社會服務資源。如:在云南特大旱災時,協調聯系云南薇新投資集團到祿勸縣屏山鎮(zhèn)六合村舉行抗旱救災捐贈活動,為當地村民送去了14噸飲用水、2噸糧食和1000套學習文具,并捐助3萬元為祿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抽水站,協調聯系浙江諸暨商會為宜良縣旱情較為嚴重的九鄉(xiāng)修建31個小水窖等。先后和會外社會組織力量共同開展了10余次社會服務活動,形成了較好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成效。
4、以社會服務調研為參政議政著力點,為貧困地區(qū)發(fā)展鼓與呼。如,結合支教扶貧和參政議政調研活動的開展,圍繞群眾較為關心的教育和文化發(fā)展提出50余件提案和上百條意見、建議和信息:《關于提高我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的建議》、《加快我市農村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建議》、《統籌考慮,確保我市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資金需求,加快建設進度的建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