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雋琪:順勢而為 責任于心 不斷提高參政議政能力
——在2015年民進中央?yún)⒄h政年會上的講話
二、擔責任聚力量
中國知識分子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tǒng),要繼承并轉化為今天的民主黨派在新時代建言獻策的責任感,需要民主黨派在政治立場的堅定性上、在做諍友講真話的責任擔當上、在建關鍵之言獻務實之策的本領素質上不斷地自我提升。這是民主黨派的又一大歷史使命。這次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和統(tǒng)戰(zhàn)工作條例明確把政黨協(xié)商為七種政治協(xié)商形式之首,讓民主黨派受到鼓舞的同時,也確確實實感到了“本領的恐慌”,事實上,黨派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不強、建言質量不高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建國初期,著名的民主人士張瀾先生在談及民主黨派參政能力和水平時曾講到:“我們居于朋友地位應該反省,我們夠不夠一個好朋友,我們的思想意識與作風能否與這位好朋友(即中共)相配合,換言之,我們盡了做朋友的義務和責任沒有?”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仍然給我們以警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如何搞好自身建設?如何提高履職能力?這是需要在實事求是中不斷加深對參政黨建設規(guī)律性的認識和總結,也就是把碎片化的感受和分散的現(xiàn)象向理性的高度提升。認識規(guī)律、順應規(guī)律,是“順勢而為”的另一層含義。民主黨派要大力發(fā)揚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但不能回避對自身局限和弱點的清醒認識。參政黨的履職能力取決于是否能調動足夠數(shù)量的既有參政議政能力,又有參政議政愿望的人才,給這些人才提供履職的渠道和平臺。參政黨人數(shù)有限、又以兼職為主,這對全會“集智聚力”的思想建設和機制建設是很大的考驗。為此提出“三個力”供大家討論:
——凝聚力。這是對民進會內人心而言。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參政黨建設,應該進一步重視團結性,形成共同的奮斗目標,不斷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參政黨中最大數(shù)量的是兼職為主的人才隊伍,即使是作為工作機構的專門委員會,也不能簡單地用專職人員的標準來要求,因為顯然是行不通的。我們的工作不能脫離這個現(xiàn)實情況,在現(xiàn)有的框架內,民進早就有“雙崗立功”的號召,雙崗立功就是民主黨派履職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也是“順勢而為”的再一個含義。我們要順應和利用這個規(guī)律,鼓勵會員、尤其是參政議政的骨干在專業(yè)崗位和民進的參政議政合作中找到結合點,使得他們在專職崗位上的專業(yè)積累、信息和掌握的各種資源成為民進參政議政題目的來源、調研的基礎、條件的支撐。雙崗立功的問題,需要大家都來動動腦筋。會員們對民進組織的熱愛是民進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各級領導和機關干部一定要萬分珍惜,大家都來做民進組織凝聚力的促進者。組織建設的重要目標是使會員中有更多既有參政議政愿望、又有參政議政能力的人才。
近年來,會中央十分重視與地方基層的互動與合作,使成果的來源更多樣化,調研更深入,工作更接“地氣”。參政黨各級組織之間的關系是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民進還擁有一支學習和工作熱情高、服務任務重的機關專職干部隊伍。他們每天做著大量的事務性、服務性、繁瑣性的工作,還要有從巨量材料中進行綜合鑒別,以及直接進行調研或在限定時間里匯總成稿的應急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講,專職干部的復合型要求極高,這支隊伍的建設是參政黨自身建設的又一個重要題目。
在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樣,社會階層更加多樣,社會思想觀念更加多樣的今天,如何在包容的基礎上去發(fā)展和鞏固一致性,這是一個知不易、行更不易的題目。改革開放后成長的新一代已經(jīng)開始成為我國黨派成員的主體,這代成員的獨立性、差異性明顯增強,有知識、有專業(yè),也有個性,喜歡獨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但是有些人的參政黨意識還比較薄弱,對于多黨合作的歷史了解不夠,“三個認同”還需要不斷鞏固;有的人加入黨派的動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或功利性,雖然身份上已經(jīng)加入,但思想和行動上卻置身于黨派之外。這就需要思想建設中既堅持原則又講究方法,提高實效。
——吸引力。會員人數(shù)終是有限的,所以民進要形成對會外資源的吸引力。這方面已經(jīng)有多種有效的嘗試,無論是特約專家,或是建立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上海社科院、清華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中心等合作平臺,還有與政府部門等的交流,都使我們的資源和力量有了明顯的擴展。我們以什么對會外資源產(chǎn)生吸引力,是參政黨建設的再一個題目。是我們的建言渠道?還是我們的組織架構?或是我們的作風和真誠?是我們的能力和責任心?這需要我們在已有的探索中不斷觀察、不斷思考、不斷總結和不斷改進。記得我們在向執(zhí)政黨建言時,曾經(jīng)提出“要加強智庫建設,不求所屬,但求所用”,那么民進自身是否應該包容多樣性,不求所屬,但求所用。以我們對民進之友的真誠,讓社會資源樂意為民進所用。
——開發(fā)力。指在一定的資源條件約束下,得到最佳效果的能力。前面兩個力,更多地是在“廣”字上下功夫,開發(fā)力主要指在“深”字上下功夫,使得交了朋友能出力、花的時間能高效、有了成果不浪費。這是一個值得不斷研究探索的題目。我這里僅以議政調研為例,因為調研是參政議政工作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如何使得調研不走過場、不浮在表面,從而建言不空洞、不似是而非、不片面,這對我們的科學研究精神、發(fā)現(xiàn)問題和找到其癥結所在的能力素質、乃至表達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驗。
一是調研題目的開發(fā):明年專題調研的大范圍已經(jīng)民進中常會審定,基本確定在“扶貧”,這固然是“十三五”期間的重點關注,但正因為是重點,方方面面都在行動,我們能不能言人所未言、想決策者所未想到的?對我們的開發(fā)力是一個考驗。我根據(jù)自己有限的經(jīng)驗,提出這樣幾點規(guī)律性認識,向大家拋磚引玉:一種題目是補充性的,是對現(xiàn)實問題的拾遺補缺、拉長短板;一種題目是糾偏性的,是指方向偏差、力度把握;一種題目是揭露性的,指表里不一的真相、問題背后的癥結、成績中的經(jīng)驗;一種題目是預測性的,指超前的分析結論,盡管預測多有不能兌現(xiàn)的,但人類還是離不開預測??傊?,我們要圍繞大局,但調研題目一定要善于取舍和聚焦。
二是調研資源的開發(fā):這在前面兩個力中已經(jīng)談到這個問題,這里強調的,是實現(xiàn)的辦法或舉措。
三是調研方式的開發(fā):中央和地方,各專委會有很多的探索,如專題座談會和務虛會;網(wǎng)上參政議政平臺;把年度大調研拉長到預調研和補充調研;引入社會調查的專業(yè)方法;片會和平臺聯(lián)動等等。希望好好總結,及時交流,挖掘潛力,這是開拓創(chuàng)新、改進工作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四是調研成果的開發(fā):既有其它條線工作成果的共享和挖掘,如社會服務工作中挖掘致貧的原因、海外聯(lián)誼中發(fā)現(xiàn)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改進點等;也有參政議政成果的避免浪費或再加以深度挖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