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
為人民抒寫 為時代立傳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新時代呼喚著杰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chuàng)作、學術創(chuàng)新?lián)碛袩o比廣闊的空間,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王本朝委員:
用中國學術講好中國故事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觀點。立足中國實踐,要求我們扎根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民正在做的事情為研究方向,用扎實的學術成果回應人民重大關切,以學術精品奉獻人民;另一方面,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觀點,我們要不斷強化理論主張的本土性,通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用中國理論解決中國問題,用中國學術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林陽委員:
藝術創(chuàng)作離不開人民群眾
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創(chuàng)作離不開人民。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藝術作品,都需要得到人民的認可。藝術作品如果離開了人民群眾,就成了空中樓閣、鏡中之花。我們生活在偉大的新時代,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應當最大限度地貼近百姓生活,與時代同步伐,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成功的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書畫藝術的過程中,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現(xiàn)鮮明個性的同時,無不重視體現(xiàn)時代精神,闡釋好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不斷滿足人民的藝術需求。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級導演呂逸濤委員:
聆聽百姓心聲和社會回響
我們在節(jié)目制作中,始終堅持將節(jié)目的價值感、娛樂性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不盲從市場風向,只聆聽百姓心聲和社會回響,打造精品佳作,于人民群眾之中尋找源頭活水,與觀眾的情感相融合,拒絕嘩眾取寵,摒棄流俗糟粕。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要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挖掘作品的價值,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的主題,捕捉創(chuàng)新的靈感,用創(chuàng)新方式傳播價值,真正把我們想講的變成受眾想聽的,把受眾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才能讓作品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委員:
讓優(yōu)秀作品鼓舞引領人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作品的優(yōu)劣關乎這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知識就是力量,力量需要方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真正肩負起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和引領人民,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代表:
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來自人民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用作品去謳歌時代、謳歌人民,是文藝工作者一生的追求。這些年,我們常到鄉(xiāng)村演出,和老百姓一起歌舞,一起歡笑,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深知,創(chuàng)作源泉來自人民,藝術表達源自生活。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人民。只有以人民為中心,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才能不斷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將中國精神融入自己的靈魂中,創(chuàng)作出與時代同步,謳歌祖國、謳歌人民的精品力作。
廣西民族大學影視創(chuàng)作中心副主任樊一平代表:
為人民創(chuàng)作是作家的法寶
文藝工作者從人民中來,就得到人民中去,為人民而創(chuàng)作,做到內容有厚度,主題有深度,藝術有高度,三者相得益彰,作品方無愧于人民和時代。作為一名作家,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是我始終牢記的使命。多年來,我創(chuàng)作的筆觸,與我大山深處的家鄉(xiāng)上嶺村緊密相連。為人民創(chuàng)作,是使命,也是作家手下之筆常寫常新的法寶。一個作家,只要你擁抱人民,人民就會擁抱你。
(光明日報記者吳曉杰、王琎、杜羽、李晉榮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05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