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師段力佩
堅持改革,善于總結,一位敢為人先的實踐者
“段老的有領導的‘茶館式’教學形式,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完全符合‘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先進理念。”
世事無常,潮流變遷,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段力佩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始終針對教育的弊端,不斷探索、實踐、改革,成為一位高瞻遠矚的弄潮兒。
段力佩的改革,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抓凱洛夫教學五環(huán)節(jié)。1950年,段力佩剛到育才,學校教師有的從洋學校畢業(yè),有的讀私塾出身,有的從解放區(qū)過來,一個師傅一套拳路。怎么抓教育質(zhì)量?段力佩清楚“沒有規(guī)矩難以成方圓”。他抓凱洛夫“五步教學環(huán)節(jié)”,即組織教學、提問、講解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yè)。這樣抓了幾年,育才中學的教育質(zhì)量穩(wěn)步上升。l954年,上海市教育局把育才中學作為全市教改的試點。在總結經(jīng)驗時,時任市教育局普教處處長胡昌治說:“育才教育質(zhì)量高,教師積極性高,校長領導有方?!?/p>
第二階段:提出“緊扣教材,邊講邊練,新舊聯(lián)系,因材施教”十六字方針。到了1963年,段力佩發(fā)現(xiàn)凱洛夫教學太機械了,存在三個弊端——“滿堂灌”“兩剝奪”“三脫節(jié)”,即教師習慣于一講到底,獨占課堂教學時間;剝奪了學生思考與練習的機會;造成教學上的講與練脫節(jié)、教師與學生脫節(jié)、課內(nèi)與課外脫節(jié)。1964年,段力佩提出“十六字方針”,其主旨是反對課堂教學中的煩瑣講解,做到面向?qū)嶋H,讓學生學得活潑,學得生動。段力佩的“十六字方針”很快引起各界的熱切關注。l964年4月,市委副書記楊西光視察育才中學。時任市教育局局長孫蘭帶著一個教改工作組蹲點育才中學半個月。上海各家報社大張旗鼓地宣傳“育才經(jīng)驗”,在上海和全國刮起一股“旋風”。我當時在楊浦中學讀高中,學校的走廊、各個教室的墻上,都張貼了學習“育才經(jīng)驗”的宣傳標語,教師上課時也努力按照“十六字方針”去做?!坝沤?jīng)驗”真的是溜入人心。從l964年到l966年這一時期翻上海教育質(zhì)量,也許是歷史上比較高的一個時期,倘若按照今天的說法,它是真正按著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去做的。
第三階段:“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有領導的“茶館式”教學。靜教院附校校長張人利跟我說:“段老的有領導的‘茶館式’教學形式,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完全符合‘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先進理念?!?/p>
我仔細閱讀段力佩l979年2月寫的《有領導的“茶館式”的教學形式——讀讀、議議、練練、講講》,發(fā)現(xiàn)這一思想回答了課堂教學的三大問題。第一,學生怎么學?段力佩提出了課堂教學的程序——先學后教?!白x讀”,是引導學生自己讀書,養(yǎng)成學習習慣;“議議”,提倡學生自覺議論,主動探討問題;“練練”,使學生自己將學科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講講”,是教師點撥、解惑、小結或總結?!白x”是基礎,“議”是關鍵,“練”是應用,“講”應貫穿于教學的始終。第二,學生怎么學是對的?段力佩認為,把課堂作為教師的“講堂”是不科學的,課堂應當是“學堂”?!安桊^式”教學的核心是“議”。這個“議”,從對象看,可以是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教師的對話,也可以是學生與自己的對話;從形式看,是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的對話。“教學的對話”,是課堂的精髓所在。第三,教師怎么教是對的?段力佩強調(diào)“有領導的”——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與引導下進行的,“茶館式”——鼓勵學生在課堂里“七嘴八舌”,提出問題,爾后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解惑、啟發(fā)、引導。
段力佩還在學制、課程設置、教材、課時安排等方面,進行了非常大膽的改革。
學制。從l979年下半年開始,學校高中學制改為三年。當時上海高中學制改為三年的只有兩所學校。
課程設置。段力佩把歷史、地理、生物作為常識課(必修),列入從初一到高三的課程;體育、英語每天都有一節(jié),體育分大課(55分鐘)、小課(30分鐘)安排,大課按體育《教學大綱》上課,小課以“男拳女舞”為主;音樂從初r到高三都開設;還增設了選修課,選修課是必修課的擴大與提高。
教材。段力佩對教材也動了手術。生物課由于實驗增加,自編了教材。英語也有自編教材。語文教材變動較大,初一學《西游記》《水滸》,初二學《老殘游記》《儒林外史》,初三學《紅樓夢粼三國演義》。對語文統(tǒng)編教材,則采取一次多篇的方式進行學習。為,什么選用這些小說的章回?段力佩認為:從縱的方面看,《西游記》較兒童化,《水滸傳》講農(nóng)民斗爭,也較通俗,再上升到描寫知識分子的《儒林外史》,爾后再上升到更高級的《紅樓夢》《三國志》。這些都是根據(jù)青少年的生活感受而逐步上升的;從橫的方面看,教材選用的都是青少年喜愛的章回,如《西游記》里的“大鬧天宮”,《水滸傳》里的“林沖夜奔”,不但情節(jié)連貫,而且語言文字也為青少年所喜愛。
課時安排。段力佩根據(jù)腦力活動和體育活動的特點,將全天課時分為三段,每段分為兩節(jié):一節(jié)為大課55分鐘,上邏輯思維強的課,一節(jié)為小課,上形象思維強的課。中間相隔5分鐘為換課時間。全天共6節(jié),第一、三、六節(jié)為大課,第二、四、五節(jié)為小課。第二節(jié)課后有30分鐘的大休息,學生可在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活動筋骨,也可吃些學校為他們準備的點心。這樣大小課相間,對學生一天的活動起到了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改革后的育才,呈現(xiàn)出蓬勃的景象:每天下午4點l 0分之后,教室里傳出陣陣歌聲和琴聲;操場上,各項單項鍛煉、友誼競賽搞得熱熱鬧鬧。學生由于負擔減輕,身體素質(zhì)得以提高。l980年上半年,學校對全校l 2~18歲的男女學生進行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脈搏等形態(tài)機能測定,指標都超過全國平均數(shù)。
第四階段:提倡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能力、自主行為”。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段力佩又提出了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能力、自主行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改革,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能力,依靠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想到段力佩自1984年已被市政府命名為育才中學名譽校長,退出第一線,這“三自”思想還是段力佩的嗎?我詢問了時任校長章淳立、副校長瞿鈞,兩人斬釘截鐵地說:“肯定是段校長的?!碧岢觥叭浴彼枷?,首先是要求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上自治自理。學生定期舉行學生代表大會,選舉產(chǎn)生學生會,在學生會帶領下開展各種文娛、體育、勞動、生活服務等教育活動。其次是政治上自己教育自己,比如組織專題演講、討論、主辦論壇、出版墻報;鼓勵學生建立各種課外小組,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愛好者協(xié)會,既豐富學生課外學習活動,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在要求學生目治自理的同時,提倡教職員工人人做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改為輔導員,從旁輔導學生的自治自理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