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余國琮:心系科學救國 不負總理重托

發(fā)布時間:2019-09-05  來源:

放大

縮小

  “手到病除”高手

  上世紀80年代初,大慶油田斥資從美國引進一套先進的負壓閃蒸原油穩(wěn)定裝置。這些裝置同時還是大慶30萬噸乙烯工程的配套工程,整個工程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提供17種、58萬噸塑料和化纖等商品原料,一年可創(chuàng)利潤50億元。然而,這套裝置投產后輕烴回收率一直達不到生產要求,美國公司副總裁曾帶領專家進行了2個月的調試仍未能解決問題,后對大慶進行了部分賠償,一走了之。最后,大慶人把希望寄托在余國琮及其科研組身上。他們慕名來到天津大學請求支援。

  事關國民經濟建設和國家聲譽,余國琮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隨即,他帶領助手王世昌等人一起親赴現場調查研究,提出了新的改造方案,改變該裝置中板式閃蒸塔的一些結構并對壓縮機系統(tǒng)和抽真空系統(tǒng)的運行參數進行了調整。機器啟動運轉的時候,輕烴回收率的指標在技術人員的緊緊注視中不斷攀升:1.1%、1.2%、1.3%……輕烴回收率不僅達到原設計指標,還超過了預期!同時,裝置的操作性能改善,運行更加平穩(wěn),消泡劑用量大為下降,能耗降低。

  試車成功的消息,震撼了整個大慶油田。這一事實無可辯駁地表明,我國在化工分離技術方面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1984年5月,余國琮又對我國首批引進,但投產后未能達標的燕山石化大型乙烯裝置中最為關鍵的裝置,也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精餾塔——DA-101汽油分餾塔“開刀”。為了提高產量、降低能耗,余國琮等將其由原浮閥塔改為板波紋填料塔,改造十六層塔板,一次開車成功。

  改造后,該塔年產量上升到36萬噸以上,阻力降低2/3,節(jié)能超過10%,總經濟效益達512萬元。當時改造這樣大的填料塔,不但我國未曾有過,在國外也是少見,可見難度之大。改造后該塔成為我國最大的填料塔,國外比它大的填料塔當時也是寥寥無幾。DA-101汽油分餾塔的改造成功是填料塔科研與生產結合走向大型化、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余國琮及其團隊先后針對大慶乙烯、茂名石化大型煉油減壓精餾塔、上海高橋千萬噸級煉油減壓精餾塔、齊魯石化百萬噸級乙烯汽油急冷塔等一批引進或自行設計、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精餾塔進行了成功的技術改造或設計,帶動了整個石化工業(yè)分離過程的技術進步。目前全行業(yè)80%以上的精餾塔均采用了新技術,其在煉油常減壓精餾領域覆蓋率達到了90%,同時在空氣分離這一重要領域達到80%以上,完全取代了國外技術,使我國的精餾工業(yè)技術實現了更新換代,有力促進了我國石化工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

  余國琮還十分注重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動產業(yè)化。他親手創(chuàng)建了精餾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我國最早的高效精餾設備產業(yè)化加工中心,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研究設計—加工—安裝—服務一條龍”的成果轉化模式,解放了團隊的創(chuàng)新能力。特別是,在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技術的進步實現了節(jié)能減碳的顯著效果,為我國石化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綠色發(fā)展開辟了前景。

  牽頭教學改革

  作為國家化工類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鋪路人,余國琮先后主持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教改實驗并取得良好成果。他在多個場合上說過:“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是我最大的職責?!?/p>

  余國琮經歷過民國時期的教育體制,在美國深造并任教數年,回國后又接觸到蘇聯教學模式,90年代以后國際交流頻繁,他訪問了歐洲多所大學,對歐洲大學的教學模式也很是熟悉,十分具有前瞻性。在教改過程中,余國琮最早提出把文學、藝術或者法律等人文學科的內容加進教學計劃,加強實習環(huán)節(jié),取消一些專業(yè)課考試而改為撰寫讀書報告,實驗室對高年級研究生開放等。

  余國琮主持的第一次教改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化工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及課程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他牽頭制定了一個以素質為指導、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為目標,與國際接軌的教學計劃;最早提出了實行學分制;建立了化工實驗、化工設計、化工仿真實習等幾個化工樣板基地;推行多媒體與板書結合的教學方式;組織編寫了幾十種面向21世紀的新教材。這次教改創(chuàng)立了我國化工類人才培養(yǎng)的新模式,明確了我國化工類高等教育今后改革與發(fā)展的方向。

  2000年和2006年,余國琮繼續(xù)參與了后續(xù)第二次、第三次教改工作。經過近10年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丁盎瘜W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定完成,構造了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構建了培養(yǎng)化工類創(chuàng)新人才的課程體系,編寫出一批不同風格的高水平化工基礎與專業(yè)教材,開發(fā)了百余種化工多媒體課件與網絡課程。

  余國琮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程安排時減少上課學時,給學生更多的自學時間,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余國琮在向鑒定專家匯報時說:“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個核心。我們的創(chuàng)新人才一定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科學素質。大學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基礎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們要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技術,構建培養(yǎng)化工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的框架?!?/p>

  余國琮分別于2001年和2005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然而,他并沒有自己保留這珍貴的獲獎證書,而是把證書捐贈給學校檔案館,希望能夠激勵青年教師們?yōu)樽鎳母叩冉逃腿瞬排囵B(yǎng)作出更大的貢獻。他始終認為:“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學老師,我所做的事也是一個大學老師應該做的事。如果說有些什么成就的話呢,應該歸功于我的團隊,而不是我自己?!?/p>

  50多年來,余國琮始終沒有忘記周總理的重托,他懷著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把對祖國的愛融于事業(yè)中——為爭一口氣,他成為了一位卓越的科學開拓者;為爭一口氣,他積極推動了科技成果的產業(yè)化,造福國民;為爭一口氣,他傾心育人,桃李滿天,并打造了化工專業(yè)研究的人才梯隊。

作者:     責任編輯:趙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