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民進網站 > 民進新聞 > 民進要聞

張雨東代表民進中央作大會發(fā)言:推動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字體:

  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25日上午舉行視頻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汪洋出席會議。12名委員作大會發(fā)言。會議在全國政協(xié)機關設主會場,在委員駐地設分會場。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尤權到會聽取發(fā)言。會議由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辜勝阻主持。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張慶黎、劉奇葆、萬鋼、何厚鏵、盧展工、王正偉、馬飚、陳曉光、梁振英、楊傳堂、李斌、巴特爾、汪永清、何立峰、蘇輝、鄭建邦、劉新成、何維、邵鴻、高云龍出席會議。

  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張雨東代表民進中央作《推動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中國》的大會發(fā)言?! ?/p>

  以下為發(fā)言實錄——  

推動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中國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蘭州考察時說,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多年來,在推動全民閱讀和建設書香社會方面,我們作出很多努力。2006年,中宣部、原新聞出版總署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發(fā)出全民閱讀《倡議書》,2012年“推動全民閱讀”寫入中共十八大報告,從2014年開始“全民閱讀”連續(xù)6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社會各方面、各地區(qū)也都積極行動起來了,全民閱讀取得了很大進展。

  但也應看到,我國的全民閱讀還不夠普及,更不夠深入。閱讀還沒有成為社會風尚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離“凝聚人民強大精神力量”還有差距。主要問題有:出版物總量巨大,但良莠不齊,精品力作少見;碎片化、娛樂化乃至庸俗化的閱讀普遍,嚴肅認真的閱讀嚴重不足,“讀什么”的問題凸顯;全民閱讀活動繁多,但能夠引領閱讀、持久深入的活動太少;真正的書香校園、書香社區(qū)、書香機關還不夠多,等等。

  為此,建議:

  第一,盡快重啟立法進程,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提供法治保障。從我國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出發(fā),應該將全民閱讀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并以國家法律保障實施。據了解,我國《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曾經連續(xù)兩年(2013年、2014年)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后因機構改革等多種原因,立法進程陷于停滯。建議重啟《條例》立法進程,盡早以行政法規(guī)形式,對全民閱讀的管理體制、財政投入、指標體系、重點任務、社會參與,以及弱勢群體的閱讀權益保障等重要事項作出規(guī)定。此外,還應在國家層面設立“全民閱讀節(jié)”,以體現國家意志,昭示中央決心。

  第二,把好方向,主動引領,提高全民閱讀水平。要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個方向。把閱讀人類文化的共同經典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結合起來。只有沿著這個方向推進,才能更好地“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領導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汪洋同志指出,政協(xié)委員應該是最喜歡讀書、最有條件讀書、最能夠把書讀好的群體。包括各級政協(xié)委員在內的知識分子群體,應自覺做好“領讀人”的角色,承擔閱讀倡導、價值引領的責任,帶頭讀好書,同時推薦經典作品和精品書籍,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解讀,再用大眾的語言傳遞給讀者,幫助廣大讀者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審美水平和閱讀修養(yǎng)。

  第三,凝聚社會力量,豐富全民閱讀形式。出版、傳媒機構要提高出版質量,要與科研機構、專家學者攜手,加強圖書評論工作,做好優(yōu)秀圖書的總結提煉、研究闡釋、深度解讀、傳播推廣,充分釋放圖書價值,不使寶珠蒙塵。圖書館、書店、閱讀推廣機構等應加強圖書推介活動的力度,以各種“讀書會”“講書會”“朗誦會”等形式,把真正的好書推薦到大眾面前。大中小學,特別是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qū)的大中小學,要積極開展親子共讀、師生共讀、團隊共讀活動,用書香校園帶動書香家庭、書香社區(qū)、書香機關建設。應充分利用數字閱讀的優(yōu)勢,把讀書會搬到互聯(lián)網上。要利用“聽書”等新形式,為弱勢群體和殘障人士提供閱讀支持,推進閱讀公平。

  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主要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縮小教育差距,推進教育公平最直接、最有效、最廉價、最便捷的路徑。讓我們一起努力,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
責任編輯:楊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