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會史縱覽  >  名人軼事

傅雷給黃賓虹的三封信

發(fā)布時間:2019-06-10  來源:搜狐網

放大

縮小

  【1943年6月9日】

  尊作《白云山蒼蒼》一長幅(亦似本年新制,惟款未識年月),筆簡意繁,丘壑無窮,勾勒生辣中,尤饒嫵媚之姿,凝練渾倫,與歷次所見吾公法繪,另是一種韻味。

  前周又從默飛處借歸大制五、六幅,懸諸壁間,反復對晤,數日不倦。筆墨幅幅不同,境界因而各異,郁郁蒼蒼,似古風者有之;蘊藉婉委,似絕句小令者亦有之。妙在巨帙不盡繁復,小幀未必簡略。蒼老中有華滋,濃厚處仍有靈氣浮動,線條馳縱飛舞,二三筆直抵千萬言。此其令人百觀不厭也。

  尊論尚法、變法對師古人不若師造化云云,實千古不滅之理。征諸近百年來西洋畫論及文藝復興期諸名家所言,莫不遙遙相應。更縱覽東西藝術盛衰之跡,亦莫不由師自然而昌大,師古人而凌夷。即前賢所定格律成法,蓋亦未始非從自然中參悟得來。桂林山水,陽朔峰巒,玲瓏奇巧,真景宛似塑造,非云頭皴無以圖之,證以大作西南寫生諸幅而益信。且藝術始于寫實,終于傳神。故江山千古如一,畫面世代無窮,倘無信靈,無修養(yǎng),即無情操,無個性可言。即或竭盡人工,亦不過徒得形似,拾自然之糟粕耳。況今世俗流,一身不出戶牖,日唯依印刷含糊之粉本,描頭畫角,自欺欺人,求一良工巧匠且不得,遑論他哉!

  先生所述董巨兩家畫筆,愚見大可借以說明吾公手法,且亦與前世紀末頁西洋印象派面目類似(印象二字為學院派貶斥之詞,后遂襲用),彼以分析日光變化色彩成分,而悟得明暗錯雜之理,乃廢棄呆板之光暗法(如吾國畫家上白下黑之畫石法一類),而致力于明中有暗,暗中有明之表現,同時并采用原色敷彩,不復先事調色,筆法補趨于縱橫理亂之途,近視幾無物象可尋,惟遠觀始景物粲然,五光十色,蔚為奇觀,變幻浮動,達于極點,凡此種種,與董北苑一派及吾公旨趣所歸,似有異途同歸之妙。質諸高明以為何如?

  至吾國近世繪畫式微之因,鄙見以為,就其大者而言,亦有以下數端:

 ?。ㄒ唬┕P墨傳統(tǒng)喪失殆盡。有清一代,即犯此病,而于今為尤甚,致畫家有工具不知運用,筆墨當前,幾同廢物,日日摩古,終不知古人法度所在,即與名作昕夕把晤,亦與盲人觀日,相去無幾。

 ?。ǘ┱嫔秸嫠?,不知欣賞,造化神奇,不知檢拾。畫家作畫,不過東拼西湊,以前人之殘山剩水,堆砌成幅,大類益智圖戲,工巧且遠不及。

  (三)古人真跡,無從瞻仰,致學者見聞淺陋,宗派不明,淵源茫然,昔賢精神,無緣親接。即有聰明之士,欲求晉修,亦苦無憑借。

 ?。ㄋ模┊嬂懋嬚摃峄薏幻?,綱紀法度蕩然無存,是無怪藝林落漠至于斯極也。

  要之,當此動亂之秋,修養(yǎng)一道,目為迂闊;藝術云云,不過學劍學書一無成就之輩之出路。詩詞書畫,道德學養(yǎng),皆可各自獨立,不相關連。征諸時下,畫人成績及藝校學制,可見一斑。甚至一二淺薄之士,倡為改良畫之說,以西洋畫之糟粕(西洋畫家之排斥形似,且較前賢之攻擊院體為尤烈)視為挽救國畫之大道,幼稚可笑,原不值一辯。無如真理澌滅,識者日少,為文化前途著想,足為殷憂耳。

作者:傅  雷     責任編輯:張歌